冬至的作文1200字4篇

1200字 时间:2020-05-02 23:49:06 我要投稿

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1

  冷意袭来,严冬以至。是喜欢或者讨厌,没有任何选择。衣服加厚了,手脚冻疼了。运动是最好的方法。“斧头比皮大衣暖和”,是真理,随时检验,感受颇深。

冬至的作文1200字4篇

  踏在嘎叽的跑道上,心里也随着打怵。这样的黎明,风似刀,路如冰,单薄的运动衣怎能御寒?想穿着棉衣,唯恐不能加速。不停的搓捻着双手,全身扭动,抬高脚步,增大量化。一圈,二圈,三圈,冷意还没有退去,口中已经喘着粗气。随行者逐渐增多。信心有了,耐力强了,甚至还有自我欣赏的感觉。你看,我超了一人;你瞧,我能跨步与他齐肩。不经意间,额上的汗珠冒出,没有脚的持续,手的执着能成吗?坚持,再坚持,气喘有些不适了,脚步缓缓放慢。全身暖意遍洒。“你穿这样单薄,不冷吗?”我昂首挺胸,双手甩动有力,“不冷,我在出汗呢!”每日清晨的运动,也驱除了心中的寒意。火热的情,智慧的语,实干的行,编织着赤贫的日子。明天冬至,准备好了吗?

  还需准备吗?我已经在行动,不过还得感谢你的提醒。深深一思。对了,冬至,意味着最冷的时刻来临。刚刚泼出的洗脸水,为一方土壤上了一层护肤霜;钟情的池塘,怜爱的凝结水滴为鱼儿挡住了刺骨的寒风;痴情的菜园,为点缀绿意愉快的翻松了肥沃的土壤;曾飘扬在校园上空的国旗,笔直的站立在旗杆一旁……特殊的礼物,不变的情调。经历风雨者,心智已经成熟,如何御寒,不乱方寸;不谙世事者,虎劲尤为强健,面对现实,血气方刚。必要的叮嘱,不是啰嗦,而是爱心。

  走进双休日,四周黑雾笼罩,只有远处窗前射出亮光。如此夜深,还在挑灯书海。该休息了吧,冬至已经来临。

  迈入校园,缺失阳光钟爱的少年,枯燥的课堂能有暖意?真的有些许担忧,能否换个方式,希望学校开辟多种课堂。至少运动能保健康;兴趣提升也能驱除寒意。

  喊住徘徊者,最难的试题你在解答,摸爬滚打需要胆识。面对寒冬,晨练运动不说最好,能立马见效。一往无前,定能走到春天。

  讨教过来人,你的过去真的一样?冬至到来,没被冰冻,霜打?“斧头比皮大衣暖和”,你确实赞许?

  叮嘱完毕,感谢没有弃我。我又该运动了。否则,寒意又袭。邀来挚友,一同步行。脚下的路越走越远,眼前的景越看越亮。

  河边的耕耘者,脱去了外衣,衣着单薄,正从河里担起污泥,堆成了小山;

  半空中的建设者,挥舞着家什,一上一下,高楼大厦被装饰得美妍亮丽;

  低飞的鸟儿,煽动着翅膀,寻寻觅觅,穿梭于寒风刺骨中,发现美味佳肴;

  迷人的菊花,嫣了身段,相互嗔怪,为何不生手脚,长出翅膀,否则怎会落下如此悲惨。

  面对同样的寒冬,出现不样的命运。寻找生命的亮点,需要志同道合者,更需要自我欣赏。已经大气喘喘,却能信心十足,耐力无限。人生的冬至该如何度过?真的好难解,众多例证也许能启发一二。

  曼德拉二十七年的狱灾,靠的是消除种族隔离的理想支撑,获得了“世界领袖”美誉;

  海伦·凯勒重见“光明”,是因为接受了莎莉文老师的爱心感化,创造了生命的奇迹;

  曹雪芹的后世英名,如果能地下显灵,一定欣喜若狂。后人追随,感谢他为世人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着作。

  冬至,春天还远吗?无论是生前就已度过,还是死后才显光明,他们都能骄傲的说,寒冬摧垮不了意志。不求物质帮助,只要心中的意念拥有生命力,运动就会踏步向前。他们不是温室的鲜花,而是傲雪的腊梅。

  正如晨练能抵御寒冷,思想的运动能成就人生。冬至已经来临,也如酷暑一般,心里坦然,就能横跨迎春。请丢掉皮大衣,那是温室的诱惑。只有拿起斧头,一定能披荆斩棘。

  路随着脚步在不停的加增。和随行者一样,脱去了外衣一件件,哪里还感到有冬意,更无需说寒冷。冬至,来了又能怎样!

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2

  每年冬至到来之前,我的家乡——大别山北麓的光山县,人们喜欢打糍粑。这是一种为过年准备的食物,用糯米制作而成,有的地方叫年糕。据史料记载,它的创始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吴国名臣伍子胥。

  在我看来,年糕与糍粑是有区别的,糍粑应是纯糯米制作,不加入任何材料,而年糕则不同,加进了一些东西,或咸或甜,不那么纯粹。打糍粑是一项需要协作的活。过去,由村里德高望重者统一安排日期,排定顺序,互助进行。活动必须赶在冬至之前完成,据说冬至这天将做好的糍粑用水漂起来,可保存到来年的春天都不会变质。

  想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糍粑,需要从糯稻收割前就上心,将夹杂在糯稻田里的稗子、籼稻等拣干净。糯稻收割后,放在远离其他谷物的稻场上脱粒,晾干晒透,妥善保管备用。糯稻去壳成米,最好赶在秋末冬初,盛入透气的陶缸。临近打糍粑时,将糯米用筛子筛除其中的细米,再挑拣出其中的小石子、籼米等。挑拣后的糯米,粒粒饱满圆润,白亮如珠,这便是上好的糯米了。将上好的糯米淘洗干净,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,捞出滤干,倒进架在锅上的木甑大火蒸熟,然后扣入石臼内,用木棒反复杵捣和搅拌,或用木棰轮番击打,前者四人,后者两人即可,一对一下地捶打。在反复杵捣、击打和搅拌下,米粒相互交融,黏性逐步显现,能将木棒或木棰紧紧黏住,难以拽脱,拉成长长的丝带,有如白色的绸缎,所以,干这种活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人。待臼中之物成泥状后,用蘸水的干净毛巾把黏在木棒或木棰上的全部扒下,然后紧贴臼壁擦一圈,使糍粑与石臼脱离,最后整体托起,放在事先铺了面粉的桌案上,擀成一厘米左右的薄片,切成大致均匀的方块,晾凉变硬后,以清水浸泡存储。

  在这项活动中,主角是那位拿着湿毛巾者,糯米是否蒸熟、何时出锅,石臼中的糍粑何时打成取出,皆由他掌握定夺。哪位搬笼屉,谁人上场挥汗捶打,何人铺面粉擀糍粑,完全听由他一人指挥。不过,他也十分辛苦,要在制作过程中,给糍粑翻身,给黏着糍粑的工具卸套,给如胶似漆的`糍粑和石臼分离,最后要将沉重的大块糍粑搬上桌案,这些都是很费力气的。在当年吃不饱的日子,他在孩子们眼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,手中的湿毛巾就是印把子,给与不给,给多给少,全在于他的心情了。时值寒冷季节,围观的孩子们冻得吸溜着鼻涕,对温暖和热闹有趋向性,笼屉上热气蒸腾,石臼里白雾萦绕,糍粑的香味激发出他们的唾液,眼神就难免流露出渴望和期待。要是每个孩子都给,主家心疼舍不得,给一个不给另一个,又怕得罪人,索性都交由拿毛巾者全权处理。围观中,有的孩子很快得到一坨,欢天喜地地跑了;有的知道等也没用,识趣地走开了;有的从头到尾干等着也没结果,最后也只能失望地离开了。人生亦是如此,我们对某人某事有所期盼、抱有幻想,但结果往往并不遂愿。到底值不值得等待和追求,需要理性判断和智慧分析,明知得不到,不如及早放弃,放下心里的包袱。果真如此,心情自然轻松。

  糍粑可用笼蒸、油炸、火烤、水煮、煎炒、煨炖,其味细腻香甜、柔韧软糯,是招待客人、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。正月串亲拜年,糍粑成为家家户户的主食,油炸糍粑外焦里软,甜酒糍粑醉人心脾,肉汤糍粑香糯绵长,幼时的我总也吃不够。

  我偏爱糍粑,热衷于去干有关糍粑的活儿,比如给糍粑缸换水,所以我家的糍粑能放到来年插秧时节。母亲用火钳在灶膛里烤出一块焦黄的糍粑,舍不得吃一口,全分给我们,谁能得到,是对谁最大的奖赏。冬天早晨的被窝令人留恋,母亲叫起床的方式不是吆喝,而是将烤好的糍粑放在枕头边,热气和焦香把我们从被窝里拽起。捧着热乎乎的糍粑,心中充满温暖与幸福,咬住两面的焦壳,不要急于切齿,慢慢拉扯,能牵出长长的丝来。

  那长长的糍粑丝啊,是大自然的馈赠,是汗水与心血的凝结,更是母亲对儿女的深情!

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3

  寒风一阵阵卷过,犹如发狂的杀手,在大地上搜索着猎物,似乎随时都可能刺入人的骨头。北方的冬天更是寂静得很,没有人愿意出门,大风发怒了似的在黑暗的街上呼啸着。唯有郊区的那所矿工大学灯火通明。肖昕坐在教室专心地研究问题。教室的温暖、安静使他渐渐有了困意,忽然,他的手机振动了,肖昕轻轻地走出教室。

  电话是父亲打来的,他就在校门卫室。昏暗的灯光映出了父亲熟悉的身影,肖昕小跑几步,赶到父亲面前。父亲见儿子来了,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。父亲手中端着一个盆子,盖着盖。父亲把儿子拉到校门外:“娃,今天是冬至,爸给你炖了点狗肉,快趁热吃。”说着把盖打开,盆内散发着热气和香气。肖昕愣了一下,记起今天是冬至,和父亲一起蹲坐在校门外的花坛边。

  肖昕拿起小勺欲吃,刚送到嘴边又停下了,抬头望着父亲,小声问道:“你吃了没?”父亲直了直身子:“吃了,吃了,我吃的比你这一盆子还多,现在还有点撑呢。”肖昕边吃边问起家中情况来:“妈怎么样了,还好吧?南方虽然没这么冷,但叫她注意身体。对了,她还在花炮厂工作吧?叫她不要再干了,她不是对那个什么——过敏吗?”“乳胶。”“对,乳胶。”肖昕喝了口汤,稍停了停,望着父亲,他比上个月更瘦了,眼袋也更明显了,嘴唇被风刮裂了,身上穿着母亲去年为他织的毛衣,已经破了几个洞,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不少,耳朵内还残留着没洗净的煤末。对了,煤,肖昕想起来了:“爸,天气这么冷,今天又是冬至,你咋还去挖煤?”肖昕说着一阵心酸,若不是自己,父亲也不会随他到这来挖煤。“冬天工钱高,而且比夏天安全。况且你明年的学费……对了,你妈寄生活费来了,哝,她上个月的工资,还有我的。”父亲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十几张100元、50元的钞票。“我妈怎么还寄过来呢?她对乳胶过敏,全身发痒,这钱得给她治病,我不要,我这还有。”肖昕放下盆子,把钱塞给父亲,“寄回去给我妈治病。”父亲嘴拙,说不过儿子,从中抽出200元。“那我给她寄过去。”肖昕这才端起盆子,重新吃了起来,说道:“爸,你还是换工作吧,挖煤很危险。”父亲哈了口气,说:“这怎么能行,换工作,我到哪里去找工作?没文化只能干这个,我有经验就不危险。”“不危险!你以为我不知道,前天就有地方发生了矿难。”

  “我们矿安全工作抓得紧,没事的,那一次塌方,我不是逃出来了吗?放心,我命大,要真知道危险,就好好读书,读出来就不用干这个了。”父亲搓了搓手。儿子盆里的狗肉也没多少了。

  父亲打量了一下儿子。“娃,冬天冷,花钱买几件衣服,别冻着,身体要紧。别担心钱,我会挣回来的。”提到买衣服,儿子仿佛突然觉悟到了什么,试探着问:“爸,这狗肉是你做的?”“对,我做的,在农贸市场买的,你问这个干啥。”“买了多少?”“我不是和你说了吗,有两个这么多。”父亲用手指了指盆子,“我吃着口味还不错,你觉得怎么样?”“不,盐放多了,太咸了。”“咸!不会,我放盐的量从不会错,让我尝尝。”“爸……”肖昕声音嘶哑,“你为什么要骗我,这些我吃不下了,你拿回去吧……”肖昕说不下去了,泪水落到肉汤里。“傻儿子,你吃吧,大男儿哭什么,别人看见了会笑话,别哭了,我真吃了。”父亲摸着儿子的脸颊,自己脸上已流出了两行泪。

  肖昕哭着吃完余下的狗肉,放下盆子向校内走去,又回过头擦着泪水说:“爸,我去读书了,你自己要小心。”望着儿子离去的身影,父亲站起身来,叮嘱道:“儿子,好好读书,保重身体。”

  寒冬的夜晚,一个身影缓缓移去,路上一片寂静,寒风似乎发现了一个“猎物”,从背后一次次偷袭。父亲并没有感觉到刺痛,直了直身子继续前行。寒风吹歪路边的树,为这个平凡的父亲,深深地鞠上一躬……

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4

  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。有“冬至大似年”的说法,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,是乱而复治之机。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,到了宋代,达到顶峰。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,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。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。节日三天,百官朝贺,君不听政,民间三日歇市。北方地区又称冬至为亚岁、小年,同春节差不多,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。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,乡人非常悲痛。于是,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。

  至于冬至祭祖之俗,早在东汉崔寔《四民月令》中已有记载。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。冬至祭祖的记载,至宋代多起来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讲京师最重冬至节,至此日更易新衣,备办饮食,享祀先祖。《武林旧事》说以馄饨享先。

  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。嘉靖《江阴县志》记载:“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,设拜奠,其仪并依元旦。”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,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,嘉靖江西《南康县志》:“冬至祀先于祠,醮墓如清明。”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,如万历《建阳县志》说:“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。”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。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,祭于墓,聚族而居的南方。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,在家庙祭祀祖先。

  冬至作为节候甚或岁首,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,祭祖所表达的正在于此。

  在我们小时候,冬至是个和过年(除夕)、清明节、七月半一起并重的节日,并有谚语如下:“早清明,晚大冬,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。”就是说烧纸钱祭祖,清明节那天时辰要早点,冬至这天要时辰要晚点,而农历七月十五更是不能等到中午。每到这几个节日,家家户户都要烧四大碗祭祖,当中鱼和豆腐不可少,鱼即“余”,希望过上富足有余的日子,豆腐意即“都富”。祭祖的四大碗菜也有讲究,首先不能有荤气的东西,比如葱,蒜,韭菜。其次,鱼最好是鲫鱼,不能是鲢鱼,因为鲢鱼无籽(子)。四大碗一般至少有鱼,肉,豆腐,第四种有时是蛋皮,过年则是肉圆子。

  祭祖的场合在家里堂屋,要焚香祷告,氛围很是庄重,所以各种细节总是丝毫不敢马虎。祭祖的饭要倒扣,每碗插的筷子数量一至三双不等。小时候,我好奇地问家人为什么这样?家人只是说给死去的家族长辈吃的饭就该这样,至于每碗饭上的筷子数量不等,更是解释不清,是上代人传下来的规矩。祭完祖先的饭菜要在灶上回过热气后才能吃。

  祭祖的八仙桌的面板的纹路要东西走向(平常使用时候则是南北走向)。南面烧纸、拜祭。烧纸钱时,大人要求我们不能说话,不要乱跑,说这时亡人只在吃饭,不能打搅他们。还有一些小的细节,比如这一天不能打坏饭碗等。当然,更重要的一点,祭祖必须由男子进行(我想,这也许就是农村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吧),所以没有男孩的家庭,必须得招赘女婿,行驶儿子祭祖的义务。

  我们家祭祖,父亲健在时,由父亲主办,父亲去世后就由哥哥们操办,上饭、插筷子、点蜡烛(小时候没有蜡烛,就点煤油罩子灯)、依次磕头、烧纸钱、回锅饭,一家人再吃饭。回来,我在城里安了家,清明节、过年前肯定要回家上坟、敬亡人,过大冬就没有回去过,生活在楼上也没有敬过亡人。这样一个场景:焚香烧纸的烟火缭绕中,一个孩童平神静气,满脸肃穆,对着桌子三叩其首,这对于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,教育后人不能忘根。

  我们住进了城里,我及将来孩子可能会不知道房子哪里是正南正北,也不会有大大的八仙桌。即使一切从简,想办法焚香祭祖,我的祖先又怎会知道,在某个钢铁森林的小盒子里,有他们的子孙在此祭拜?因此,我就一直没有给他们遥寄过纸钱,只会在清明节、年前,带着妻女把纸钱送到坟堆上烧。对我的孩子来说,我更不知道他们以后连我们这些精简了的动作还做不做?也不知道是否能将这些祖祖辈辈都有的烙印继续在她身上刻就下去?如果是,这是否是种迷信,或者是种自私?如果不是,这又是否会让她从此失去了根?

热门文章